导热油炉在长期使用后,炉内可能出现积碳、结焦或腐蚀等问题,影响传热效率,甚至引发安全隐患,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导热油炉内检步骤。本文将介绍导热油炉内检环节,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维护设备。
导热油炉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运行,长时间使用后,油品可能发生裂解、氧化,形成积碳或油泥,附着在炉管和换热面上。这些沉积物不仅降低热传导效率,还会导致局部过热,加速设备老化,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火灾。严格执行导热油炉内检步骤,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,避免重大事故。
内检前必须确保设备完全停机,并等待油温降至安全范围(通常低于50℃)。随后,排空炉内导热油,避免检查时油蒸汽或残留油液影响操作安全。
进入炉膛后,重点检查炉管、焊缝及弯头部位是否有变形、裂纹或腐蚀。积碳和结焦是常见问题,可用专业工具刮取少量沉积物进行分析,判断油品劣化程度。
检查循环泵的密封性,确保无泄漏;阀门应开关灵活,无卡涩现象。同时,检查压力表、温度传感器等仪表是否准确,避免因数据误差导致误判。
完成内检后,清理炉内杂质,重新注入合格导热油,并逐步升温试运行。观察压力、温度是否稳定,确认无异常后再投入正常使用。